白山列举网 > 教育培训 > 考研/公务员 > 2020年吉林省考语句表达习题练习13
白山
[切换城市]

2020年吉林省考语句表达习题练习13

更新时间:2020-05-01 08:24:17 浏览次数:87次
区域: 白山 > 八道江
类别:考公务员辅导班
地址:东风桥
1.①以知识为主导所得出的美丑的概念,是不真实的,也是没有意义的。

  ②即如美丑而言,当天下人知道追求时候,就有了美丑的区分,就有了分别的见解。

  ③在老子看来,相反相成,是知识构成的特性,但并非世界本身所具有。

  ④老子并非反对人们追求美,但他认识这种追求方式,并不能得到真正的美。

  ⑤人为世界分出高下美丑,是在下判断,以人的理性确定世界的意义,这样的知识并不符合世界的特性。

  将以上5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

  A.③⑤②①④

  B.②④③①⑤

  C.①③⑤④②

  D.⑤④②③①

  2.①它发轫于明清之际,贯穿清朝一代,其发展历程颇具启示意义

  ②因而,盛京文化兼有清文化源头及清留都文化的双重内容

  ③初它仅指沈阳城一地,随历史演进,而成盛京(奉天)地区、陪都地方,范围所及已囊括东北全境

  ④“盛京文化”,指清代盛京地区以满族为主体的各族共创文化,是清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⑤所以盛京文化就狭义言可指清朝奉天地区的辽宁文化,就广义言当指盛京五部侍郎及盛京将军曾统辖的整个东北地区的文化

  ⑥清入关前的后金天聪八年(1634),当满族共同体形成之际,沈阳被尊称“天眷盛京”,遂有“盛京”之名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

  A.⑥④②①③⑤

  B.⑥③⑤②①④

  C.④①⑥③⑤②

  D.④①②③⑥⑤

  3.党的十七大报告清醒的认识到,________,从而正式宣告了全面改善民生时代的到来。

  将①~⑤段文字填入下文横线处,排列顺序衔接恰当、语意表达准确的一组是( )。

  ①并在客观认识现存民生问题的基础上,突出地强调了社会公平、正义、共享的发展理念

  ②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

  ③将全面改善民生、实现国民共享发展成果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目标指向

  ④我国现阶段在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卫生、居民住房、安全生产等民生方面确实存在着较多问题

  ⑤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

  A.④⑤②③①

  B.②⑤④①③

  C.②⑤④③①

  D.④②⑤①③

  4.①20世纪五六十年代,许多严肃的和信息灵通的人士认为苏美之间的核战争实际上不可避免

  ②预测是否实现依赖于人们如何作出反应

  ③因为人们意识到了它的可能性

  ④任何预测都不是自我实现的或非自我实现的

  ⑤但是这场核战争并未发生

  ⑥推动了武器控制和其他安排来确保它不发生

  将以上六句重新排列,语句正确的一项是:

  A.④①③⑤⑥②

  B.②①⑤④③⑥

  C.②①⑤③④⑥

  D.④②①⑤③⑥

  5.把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1 同样一本书每再看看,领悟的又是一番境界。

  2 后来觉着不对,因为年龄不同了。

  3 这竟成了我少年时代大半消磨时间的方法。

  4 所以买书回来放在架上,想起来时再反复的去回看它们。

  5 一本好书,以前是当故事看。

  A.1-4-3-5-2

  B.1-4-5-2-3

  C.5-2-4-1-3

  D.5-2-1-4-3

  参考与解析

  1.答案: A

  解析:

  ④用于解释①,所以④在①后,排除B、D;②中提到“分别的见解”,而①中“以知识为主导所得出的美丑的概念”就是其中之一,所以②在①前,排除C。故正确答案为A。

  2.答案: C

  解析: 分析可知,6个句子都是围绕“盛京文化”展开,④句是对“盛京文化”的总体介绍,按一般写作思路,先总体介绍再详细说明,故④句应放在段首,由此排除A、B。由③句句意可知,指代词“它”指的是“盛京”而非“盛京文化”,故其前句应是关于“盛京”的介绍,与此相符的为⑥句,由此排除D。故本题答案为C。

  3.答案: D

  解析:

  此题为排序填空题。

  由句中“清醒地认识到”可知,下面紧跟的应该是种种问题。根据正常的逻辑关系,应先表述总的方面的问题,然后再具体描述细微方面的问题。

  ④为宏观层次的现实问题,应把④放在首位,所以排除B、C,在A、D种寻找答案。

  再看②和⑤的排序,②为中观层次的现实问题,⑤为微观层次的现实问题,所以②应排在⑤之前,所以A错D对。

  由①句中“并在客观认识现存民生问题的基础上”可知该句为承上启下的衔接句,所以应排在⑤后;

  在认识问题的基础之上才可以提出目标,所以③句提出“目标指向”应放在后。

  故正确答案为D。

  4.答案: D

  解析:

  句④提出预测不是个人实现的观点,句②则是提出实现的意见在于人们。显然前者提出观点,后句做补充论述。排除B、C项。而句②既已提出人们如何反应,根据话题推进,下文则应当论及人们的反应。而A已将该句放在尾巴,显然属于“断尾”,而①⑤组合构成一个五六十年代人们反应的例子,③⑥给例子中战争没爆发的原因。二者都是围绕“人们的反应”而展开的。D项符合。

  5.答案: D

  解析:

  首先比较1、5两句,1句里用到“再”、“又”等词,是补充类描述,不做段首,故排除A、B项。再观察各句可知,4句中有表结论的关联词“所以”,而1句是其原因,故1应放在4之前。3句中的指示代词“这”指代前文所有的内容。因此,本题答案为D选项。

好老师,好课程,好服务。
白山考研/公务员相关信息
注册时间:2018年07月18日
UID:505865
---------- 认证信息 ----------
手机已认证
查看用户主页